商品类资产这东西,很多人心里是不是总觉得,买了放着,跟买房吃租金、买股票等分红似的,可以一直持有,等着涨?
其实啊,这事真没咱想得那么简单,尤其在投资这条路子上,“买了就不管”,对大部分商品资产来说,往往就跟浪里撒大网,打鱼全靠天意,风险大得很。
莫非黄金能hold住几十年涨上天,那同类的其他资源也能“水涨船高”?咱们试试深挖一下这其中的小九九。
具体说吧,前阵子不是热衷讨论那个多元配置吗?
意思很明了——找点咱们身边那些涨跌节奏不一样的资产,别让鸡蛋全扔进一个篮子,谁的收益跟其他货没啥关系,这才是正道。
瓶子里装点股票,再添点债券,顺手加黄金啥的,看着配置就有点意思了。
黄金这小宝贝挺讲究,跟股市、债券关系不大,自顾自地涨它的,全世界的投顾们都说,要想组合稳健点,黄金必须占一席之地。
有些“永久组合”甚至直接安排1/4仓位给黄金,结果几年下来表现可圈可点。
不是吹,金价拉过去几十年看,那曲线绝不是死水一潭,折腾是折腾,但就像登山路,看着憋屈,其实整体高度还越走越高。
有朋友问,是不是只要挂上黄金、收益稳步上涨,咱们就能闭着眼买别的商品ETF,让各路原材料都来打工?
这问题看着有点道理,真要是成立了,早有人发财致富了。
可现实就是——打脸来得太快。
别说咱们,机构那帮专业打工人,研究得比谁都细,也没敢把豆粕、铜矿、石油全当黄金养。
拿豆粕ETF说事,短线看像喝了红牛似的,窜得欢实。
其实底下主要是做期货,豆粕本身带点展期收益,碰上头几年那轮价格上攻,短时间确实让不少人荷包鼓了一下。
但换个视角瞧瞧,拉大周期一看豆粕的走势,就是在激流勇进和原地打转之间反复横跳。
它不像黄金那样,总体往上攀,豆粕价格高了,猪鸡鸭统统压力大,食品涨价会引经济和民生风波,监管层心里门儿清。
说白了,就是农产品涨太疯,日子就不好过,于是咱看到它价格一直被锚着,空间有限。
你以为换个玩法就能躺赢?有色ETF这路子也是半斤八两。
有色金属嘛,铜铁铝镍锌,这些东西活生生就是工业血液,经济一咳嗽它们就跟着感冒。
拿ETF图一看,还是在区间里踢皮球。
偶尔有点展期收益,可惜不稳当,一年一变,说白了能不能吃到,还得看运气。
油气类的就更戏剧了。
能源化工ETF,走势不仅没有走出大牛趋势,反而偶尔出现“自由落体”,“展期收益”还可能负数。
长期持有就是等于“日渐消瘦”,哪天遇到大行情还能挣点,时间一长就是慢慢磨没了本金。
有人忍不住要问:咦,那咱投资组合岂不是一地鸡毛?
真不是,关键思路不是啥都死守到最后。
这也就说回投资界一句金玉良言——“商品不是股债那种‘买了丢抽屉里’的货”。
黄金行,可以封神,这玩意不仅跟通胀长期联动(说白点印钱印多了金子就水涨船高),还有避险光环,一出事全世界抱团抢购。
其余大宗商品,归根结底,都是受供需、政策、经济周期影响的“易感体质”。
你说铁矿、豆粕、油气长期能涨吗?别闹了,玩这些的基本都得“见好就收”,阶段性搞搞短线,能薅一波是一波。
毕竟咱们生活不能天天菜价飞涨,政府也不愿意闹通胀螺旋,商品价格自有天花板。
所以市场老炮儿们还发明了各种策略,比如“网格交易”“趋势跟随”,啥意思?就是别跟商品死磕,区间里来回倒腾,把来回波动薅成零钱袋。
但也别指望每次都顺风顺水,跌起来没底,扛不住的风险还是得想着怎么宏观管理。
说到这,回头一想,现在市场想捞到能“买了就不看,每年稳步上涨”的商品资产,难如登天。
黄金能行,大部分商品还真不行。
倒不是别的,毕竟黄金的逻辑摆在那:它跟现金、纸币是互为“死对头”,还被各国央行、土豪国主权基金当成储备硬通货,抗压能力无人能敌。
别说农产品了,大宗工业品都只有特定阶段有牛市行情,一旦全球经济收紧、产业去库啥的,分分钟直接被打回原形。
至于市面上各种ETF,很多就是工具型存在,用来打短线、博差价,而不是拿来养老送终。
抛开市场说道理,其实大家都明白,钱是流动的,投资更是动态博弈。
从全球来看,能做到“可长期持仓,收益和风险又分明”的,还真没想象多。
尤其商品类ETF,看似五花八门,其实绝大多数长期只有震荡、没见多大升值。
反观黄金,它身上既沾着美联储的金粉,也有通胀保值的灵光,是个另类里的另类,历史地位本身就能压得住场子。
其他商品嘛——政策一紧,产能一扩,需求一掉,价格分分钟一泻千里。
你琢磨琢磨,人吃饭嘴里咬米,不会一年到头涨翻天吧?国家也不能天天玩通胀拍脑袋决定老百姓温饱线吧?
要让豆粕、铁矿、化工品跟黄金一样飞,妄想成分有点高。
不过说到底,商品类资产不是一无是处。
没法“躺赢”,但活学活用还能增点彩头。
比方油气波段操作、豆粕趋势交易,或者用来分散点组合风险,遇到经济周期某一段行情来临,商品类还能帮忙遮个短。
看懂了这些,别迷信某种资产,也别太贬低商品的作用,“哪里亮了点哪里”,才是不变的市场生存法则。
聊到这,咱就和大家一起唠唠:你有过哪种商品ETF的血与泪史?是黄金笑到最后,还是追涨杀跌吃了亏?一起来评论区抖抖心路历程呗——看看谁踩的坑最多,谁把握住了小红利?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
配资吧官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