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旭23分中国女篮再胜尤文图特,田媛媛才是女篮的真正王牌
第三节还剩3分27秒,田媛媛一个变向切入,晃开防守,直杀篮下。这一球不只是得分,更像是某种宣言——中国女篮的控卫线,终于有了活人。
91:86,中国女篮再赢尤文图特,比分好看,但没太多人关注胜负。大家都在看田媛媛,尤其是她那节“个人秀”。挡拆之后的冲筐、一打三的快攻、组织时的冷静,从容得不像个新人。更不像是中国女篮这些年里外线一直缺的那种人。
问题其实早就摆在那里。双塔再强,也带不动一条不进攻的后卫线。亚洲杯的那场失利就是照妖镜,日本小个子从外线射到内线,全场被拉着走。不是韩旭不够强,不是张子宇不够高,是后卫线没法咬住。
以前也不是没人提过这个问题,只是没人真解决。王思雨、杨力维离队之后,谁来接班?宫鲁鸣试过李缘,但一个不会主动进攻的控卫,说好听点是稳定,说难听点就是“过渡”。亚洲杯的教训还热着,他显然明白了什么。
于是田媛媛被推上来。不是因为她完美,而是因为她有攻击性,有侵略性。这个位置,不需要再养一个“传球机器”,需要的是能打破节奏、能自己解决问题的人。
比赛开场,中国女篮外线手感不错,李缘和杨舒予的三分球一度把分差拉开。可篮球不是一节的游戏。第二节一换人,节奏瞬间掉线,尤文图特趁机反超。张子宇的出场让防守联动卡壳,她能得分,但她的节奏和整队不合,三分线外一空再空,对方毫不手软。
18中7的三分命中率,看起来还行,但把时间拉长一点,问题就出来了:除了开局的3中3,后面半场三分投得像刮彩票,4中1,没信心也没选择。还是那个老问题:挡拆之后的选择太单一,中锋顺下或者出手,没有中距离终结者,没有二次组织。
第三节,就是田媛媛的舞台。她和张子宇的挡拆配合,不像是第一次打,一冲就进。然后快攻一打三,干净利落,像极了当年的苗立杰。那一节,中国女篮第一次领先超过10分,不是靠对面失误,不是乱战运气,而是靠控卫主导。
说到底,田媛媛不是“天才”,但她是“空缺”。中国女篮缺的不是身高,不是战术,是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掌控节奏、控制比赛的人。她做到了。再看教练组,田媛媛的上位,说明宫鲁鸣并不是“老派到底”的那种人。能在热身赛里给年轻人时间,说明他也在变。
虽然最后一节尤文图特压上防线,高压逼抢一度打乱节奏,但中国女篮靠罚球线上的稳定守住了胜局。韩旭的23分是底盘,张子宇的9分6篮板算是交差,但这场比赛的最大收获,还是田媛媛。
她只有11分,但她是改变比赛节奏的人。
有意思的是,赛后没人问韩旭状态如何,也没人讨论张子宇的“化学反应”。大家都在聊田媛媛。不是因为她得了多少分,而是因为她在场上,让人看到了中国女篮未来的样子。
这支队伍不是没人,是缺一种可能性。田媛媛不是答案,但她像是一把钥匙,至少能打开一扇门。
现在问题变成了:宫鲁鸣敢不敢放弃“双塔”?敢不敢把更多时间交给年轻人?敢不敢让田媛媛,不只是“热身赛的实验品”,而是世界大赛的主控?
没人知道。也许他还在犹豫。也许他已经决定了,但就是不说。
但观众看得明白:田媛媛,是这场比赛里最大的“确定性”。
有时候,一个人站出来,不是因为她准备好了,而是因为其他人都不行。
配资吧官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